時間:04/14(日)
講者:林宜敬博士
現職:艾爾科技(MyCT)執行長
主題:你的末日值是多少?人工智慧大突破對社會與政治帶來的衝擊
———
「我的末日值是20。」文質彬彬的林宜敬博士坦率地道出自己對AI蛻變的驚訝。4月份第二週的週日午後,TIA新址的會場擠進上百的聽眾,理性與感性以及實體與虛擬的交會,大家共同穿越時空,反思人類生存的實然與應然。
台灣勵志協會很榮幸再次邀請科技專家林宜敬博士進行「你的末日值是多少?人工智慧大突破對社會與政治帶來的衝擊」的精彩講座。講座報名一如去年兩場,開放不到三日,再次爆滿。辦公室團隊再次提前關閉系統。當然,關機阻止不了報名電話聲的絡繹不絕。此等顯示林老師的無窮魅力,也印證大家對AI議題的關注。
———
林宜敬,畢業於建國中學、台大資訊工程系,美國布朗大學電腦科學博士,曾任台大棒球隊三壘手。他曾是IBM研究中心的博士後研究員,擔任過趨勢科技 研發部總監,2002年進一步創辦艾爾科技,目前更是該企業執行長。科技人出身的他,有著人文關懷的溫柔之心。他的跨界人生包括在南投種了一萬多棵樹、擔任印刻文學生活誌的專欄作家、業餘棒球員以及在政論節目上為社會公共議題發聲等。
「你的末日值是多少?」(What’s your probability of doom?)這句話已是當前美國矽谷宴會流行的破冰語。「末日值」意指人工智慧毀滅人類文明的機率。你的末日值是100,表示你認為人工智慧會毀掉人類的文明的機率是100%;末日值是10,則是認為AI會毀掉人類文明的機率是10%。
結果,特斯拉公司的老闆馬斯克(Elon Musk)說他的末日值介於20至30之間;AI 教父辛頓(Geoffrey Hinton)博士的末日值是10;ChatGPT的老闆奧特曼(Sam Altman)的末日值則擺盪在5至50之間:40名矽谷的人工智慧工程師的末日值調查則是40。
———
末日值的討論,意味人類對AI的恐懼。林博士的臉書有一段「老梗新危機」:早在上世紀好萊塢電影就有AI毀滅人類的情節,理科友人總笑文科者「杞人憂天」;但時空轉移,理科者的憂慮反而更甚文科友人。
原因無他,AI發展,今非昔比。
OpenAI的SORA可利用文本提示生成令人瞠目結舌的超逼真影片,一分鐘的影片只需幾分鐘就可完成。寫程式找GitHub Copilot、寫信找ChatGPT、探索未知找Gemini;但若失戀、寵物離世又或者在情人節自己孤單難耐,能向誰訴苦呢?現在有了情感陪伴軟體Character.AI。「我就跟愛因斯坦聊了很久。」林博士笑著說。
———
尤其,貢獻AI的軟體工程師也有可能被AI所取代。世界首位虛擬的AI軟體工程師Devin誕生了,5分鐘做出網站,還能debug。「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自主的AI軟體工程師。」Cognition的官網表示:「Devin是一位從不會疲倦、技術熟練的隊友,準備好和你一起完成工作,或者獨自完成任務供你檢查。」
「不過,Devin AI可能是詐騙。」林博士親自實證。畢竟,Devin解決軟體工程問題有限,聊天的功能又令人懷疑是ChatGPT 的模型,簡言之,Devin AI與宣傳影片所述完全不一樣。
饒是如此,林博士也非榮景派者的樂觀。「我是促進人工智慧發展的科技業老闆,有朝一日,AI也會替代我。」
今日的AI,仿效人腦的神經元、神經系統所建構而成的類神經元與類神經系統,已產生威脅人類生存的創造能力。「現在的AI,才是真正的『電腦』。」
以ChatGPT的訓練為例,初步便是閱讀巨量資料。「大概就是閱讀哈利波特全系列書的30萬遍量。」。
ChatGPT的訓練植入AI師生的問與答,反覆不斷地尋求最適與最佳。現在的ChatGPT4.0儘管落後人腦100倍,但年均成長速度是10至100倍;換言之,「我們也許很快就被超越。」
———
美國矽谷當前分成兩派,一派是持科技樂觀主義的「有效加速主義」(effective accelerationism, e/acc)派,另一派是科技悲觀主義的「減速主義者」(decelerationists, aka decel and doomers)。一言以蔽之,AI是否失控的榮景派(Boomers)與末日派(Doomers)。科技界盛傳,去年11月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突然解雇與回鍋,便是兩派的宮廷內鬥。
人類可能會從萬物之靈變成萬物第二名。
危言聳聽?林博士當場示範MidJourney的圖案生成。「我到現在都不好意思跟太太說,她的畫已可被完全模擬甚至超越。」林博士的妻子是位畫家,而他從小到大的一名好友則是藝評家,但如今的AI早可輕易生成栩栩如生的名畫並創造文情並茂的評論。
ChatGPT參與考試的成績位列菁英頂尖,不足為奇;但,顛覆傳統認知的竟是,ChatGPT已有幽默感。看來,AI 對人類的威脅堪比昔日的原子彈發明。人工智慧教父辛頓就如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(Julius Oppenheimer)一樣,擔憂並後悔自己發明了毀滅人類文明的文明。
———
歷史的軌跡何其相似,無人能阻止原子彈以及AI的擴散。在冷戰年代,美國不發展原子彈,蘇聯就會發展;今日,美國不發展AI,中國就會發展AI。極權中共本就無視國際法治與道德,中國的AI必然符合共黨的政治正確,其對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威脅,難以想像。
今日AI已經威脅到教師、美術繪圖師、播音員、翻譯家、畫家、藝術評論家等職業。未來AI發展下的社會恐是二元社會。從經濟效益來看,世界也許僅靠三成人類就能維持人類社會運作,「無用階級」將成為多數人的代名詞。在無收入、無消費、無事做的情境下,此等社會恐充斥暴力與動亂,因此,解方就是全民基本收入(Universal Basic Income)、政府供給無用的工作、宗教聚會以及參與元宇宙的建設。
———
值得一提的是,「誰會成為無用階級呢?」話題尖銳,現場果真發言不斷。其實這也是林博士不開直播的原因。社會眾聲喧嘩,總有人以政治正確或道德正確的角度質疑一言一行。無論如何,未來的世界將有三種行業:消失中的行業、繼續存在的行業與沒有實際產出的行業。別懷疑,「財富自由者」屬於第三種,而且攸關社會的經濟繁榮。林老師的4月1日臉書貼文就提及:「我立志成為一個無用階級。」
想知道你的行業是哪一種?今年12月,林老師還會再來TIA進行一場演講。
感謝林宜敬博士如此專業卻迷人的心靈饗宴。溫文儒雅的他,有著爽朗笑聲以及知識分子改造世界與關懷社會的責任與風範。事實上,中國以其AI持續對國際社會進行認知作戰,破壞民主法治與價值的同時,也在毀壞人性;相較之下,台灣帶給全世界人類的寶藏,正在於AI晶片背後的台灣製造與價值。有了更深與更廣的科技與永續文明認識,台灣才能知悉與世界連結的應然與實然,方能彰顯與建構台灣認同的獨特與永續。這正是台灣勵志協會的宗旨。
對了,你的末日值是多少?
賴榮偉 博士
TIA台灣勵志協會執行長
名人講堂心得分享
執行長專欄